24小时健康热线
0731-88887025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三真动态 > 医院新闻

55斤女子血管细如丝 医护团队在B超引导下完成PICC置管

来源:   发表时间:2023-03-06

003.wm.jpg

手术现场。

红网时刻9月17日讯(通讯员 马丽)9月14日下午,三真康复医院梅溪湖院区的医护团队在B超引导下,成功为胆管癌术后2年、体重只有55斤的患者经股静脉置入PICC导管。

患者梁女士(化名),今年62岁,2年前被确诊为胆管癌,并立即做了手术。术后两年来,李女士一直在与病魔抗争,在多家医院接受放射性治疗。长期的放疗,导致她暴瘦40多斤,本来棱角分明的脸,也因为流失胶原蛋白,显得憔悴又虚弱。

9月14日上午,梁女士因近一周出现厌食、解黑便、腹胀等症状,转入三真康复医院梅溪湖院区。入院后,因梁女士病情较重,治疗刻不容缓,而评估她的上肢外周静脉条件极差,要经上肢行PICC置管的可能性为零。

正当责任护士一筹莫展之际,三真康复医院梅溪湖院区康复治疗团队经过仔细评估、与主管医生讨论及充分的利弊分析后,决定从梁女士的股静脉置入PICC导管。当天下午,在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后,护理部副主任张玲玲将梁女士安置在PICC专用置管室,为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股静脉PICC置管术。

在与患者聊天沟通的过程中,评估血管,测量长度,铺单,消毒,全神贯注的穿刺,当导管顺利的送达预定的长度,撤导丝,固定……历经20分钟,护理部副主任张玲玲在助手的配合下娴熟地完成置管,置管后行腹部正位摄片,导管头端位于下腔静脉腰1~2椎体水平,成功为梁女士建立了一条安全有效的输液通路。

PICC置管通常从上肢肘部或肘上置入,下肢静脉穿刺因易误入动脉,因此对穿刺要求很高。一般临床上遇到部分肺癌和恶性淋巴瘤等患者发生上腔静脉综合征时,才会采用。这类患者是要避免在上肢建立静脉通路的,因为上腔静脉受阻后,压力增高,血液速度明显减慢,药物在局部静脉内浓度增高,对血管壁的刺激加大,从而导致血栓形成和静脉炎的发生,加重头面部、颈部、胸部水肿。

对于他们而言,只有选择从下肢输液。但是,下肢静脉瓣多,如果患者卧床时间又长,下肢血液回流缓慢,加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发生静脉炎较上肢血管高,以及药物外渗给他们带来的损害更难以恢复。

所以,利用B超引导下从下肢上置入PICC导管,可作为癌症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化疗患者的首选静脉通道。它能有效的避免药物腐蚀及外渗、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也保证输液治疗顺利完成,降低静脉穿刺的工作量。同时,还让带管期间病人的活动不受限制,静脉输液时病人只需将大腿内侧的裤子缝线拆开或穿短裤即可。